中国气象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,将雾日和霾日作了明确区分。比如,2013年中东部地区平均雾日15.6天,霾日35.9天,不再将雾霾天气放在一起统计。为什么要区分雾日和霾日?两者有什么区别?记者8日采访了中国气象局的相关专家。
气象局专家介绍,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,雾是悬浮在贴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体,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
通常情况下,雾是因为近地层湿空气受冷,气温降至
“雾”和“霾”都会降低能见度,而许多人把能见度低的天气都叫作“雾天”,这种理解是错误的。其实,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气象观测上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,不能混为一谈。霾与空气质量和大气环境有直接关系,其本身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;而雾与空气污染是一种间接关系。有雾时,大气层结比较稳定,空中气流流动不畅,空气中会飘浮的杂质越积越多;随着雾天的持续,空气流动越来越差,各种污染物、细菌等不容易扩散,就会导致空气质量明显下降。
尽管雾天也常常出现空气质量下降的情况,但与雾天相比,霾天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。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.01微米以下,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,甚至肺部。所以,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,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、脑血管疾病、鼻腔炎症等病种上。同时,灰霾天气时,气压降低、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、空气流动性差,有害细菌和病毒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,导致空气中病毒浓度增高,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。
总之,有霾的天气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;在家也要少开窗,这样可以有效隔离霾的进入。